Q:堅叔您對這次醫學盃集訓的結果還滿意嗎?
A:結果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還是過程,也就是有沒有利用這次比賽的刺激去達到預期的效果,其實集訓也只是一個形式,目的是凝聚大家的共識,而且集訓是練不到球的,你三百六十五天持續的練習那樣才叫練到球。暑假時我常跟胖叔叔說都是我們兩個在練球,我們的出席率比隊員還高,大家都趁太陽下山或好天氣的時候才出來練,這樣如果比賽時出現風雨不就不知道怎麼打了嗎?
暑假那時候根本沒有人在準備比賽,到了九月也是一樣,還好後來好消息是醫學盃延了一個月,而且期間也下了一些雨,讓大家知道雨天也是要出來練球,讓這雨天練球累積的能量去幫自己跨過一個門檻。比賽前是一個門檻,如果跳上去了,那麼比賽時你就能以高一個層次的技術及想法去面對比賽,比賽完就會有更多想法,於是又再加緊練習,還有機會再往上跳。但如果比賽前沒跳上去,那比賽後就更不可能跳上去,而這一差就是二格。很有比賽經驗的人就知道除了比賽之前努力練之外,比賽後還要再繼續練一段時間,然後才慢慢地休息,這樣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
Q:那堅叔您希望我們在球技之外,還能學習到哪些東西呢?
A:其實很多人畢業時都知道一件事,那就是在球隊裡學到最重要的不是球技,而是心,一顆願意為別人付出的心,所以那些以自我為中心的人在球隊裡面都是待不下去的。
Q:所以堅叔覺得除了球技之外,mental的東西也是至關重要的?
A:我剛剛說的主要是指基本的做人道理,至於比賽中的mental的部分,則不見得每個人都學得到,如果你沒有球技的話,就不容易經由比賽去體會,因為抗壓性、對比賽挫折的忍受度都是與你在比賽中面對情境有關,如果球技不夠好,就比較難去體會。但這怎麼說呢,算是錦上添花的東西吧!不管你球技好不好,都應該學會那些做人的道理。
或許你會想說:「為什麼我要來網球隊學這些做人的道理?在其他地方學不到嗎?」但我相信臺大醫學院裡不是每個社團都能教你這些東西的,如果你能跟大家一起待到畢業,你會發現其實我們真正在學的是一些人生的道理。
Q:那之前是什麼樣的動力讓堅叔願意一直帶領球隊成長呢?因為這需要付出蠻多時間的
A:我民國71年回來臺大工作之後就開始帶球隊了。其實我們彼此都在成長啦,你們學習做人處事的道理,我們在帶你們的過程中也會有所成長。當然這過程當中常常會不斷地失望,最貼切的比喻就像是拿熱臉去貼別人的冷屁股,因為大部分的人不像我們是小時候就在球隊裡長大的,因此不知道要如何去付出,不過在帶學弟的過程中我們也是在成長,在付出的同時其實就有收穫了,因此也就沒什麼好抱怨的。
其實你們在離開網球隊前只要學會四個字就好——反求諸己。所有你不滿意的事情,源頭一定都在你自己身上,不會在別人身上。不過這東西……很難啦!為什麼今天出去比賽打球對手這麼強?明明同樣都是乙組的,為什麼對手這麼強?因為這是替自己辯護最簡單的藉口。我希望你們應該要先回來檢討自己,因為比賽不一定要贏,能夠贏最好,但如果你輸了,對手向你致敬,裁判向你致敬,這才是真正了不起!贏球不算什麼,你本來就該贏的,最後你也贏了,這有什麼了不起?所以我常常說出去比賽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我們的目標是要贏得對方的尊敬,因為這表示你盡力了,你對得起你自己,你的態度是好的,而大家也很enjoy你的比賽。比賽不一定都要贏,贏球只是一項誘因而已,如果你每一場都贏,從來沒輸過,那你也學不到東西。
Q:謝謝堅叔,那堅叔您還有哪些想勉勵大家的話嗎?
A:盡量練就好了(笑),try your best。嗯,應該說,要認識自己,知道自己在球隊中適合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因為沒辦法每個人都當主角,如果能夠扮演自己適合的角色那就會過得比較快樂,例如說你來這邊就是想跟大家哈拉哈拉,也不一定要求自己把球打得很好,就是跟大家聊聊天,遵守球隊的規矩,我覺得這樣也很好阿,畢竟聯絡感情也是球隊重要的一部份。那也有的人知道自己沒辦法把球打得很好,但對球還是很有興趣,後來就轉型成專門帶學弟妹,其實你會發現很多對球隊感情很深厚的都不是那些球打得很好的選手,因為他們在帶學弟學妹練球的過程中建立了很深厚的感情,也在付出中學到很多東西,這種人是最願意回來球隊的。那些球打得很好的就不見得,因為他們不一定看得到這些東西。所以說,扮演自己適合的角色,然後讓自己快樂,這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