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郭教授曾擔任醫學院網球社社長,近來由於從台大退休,將社長一職交棒給陳教授。然而,一直到現在,郭教授對網球的熱忱仍絲毫不減。除了打球之外,時常可見郭教授拿著專業的相機,記錄下醫網的點點滴滴,並且集結成書,讓球場上揮灑的汗水成為永恆。
【醫學院網球社的歷史】
經由許多熱愛網球的醫師們積極募款籌劃,加上當時台大醫院院長林國信醫師極力支持下,醫學院網球場才得以由原本的紅土球場(原座落在現礦石球場旁那片草地)改建為現有的礦石球場(原為籃球場)。當初改建時是參考圓山飯店的礦石粉球場,最主要的考量是健康問題,礦石粉相較於紅土比重較大,在打球過程中所吸入的粉塵量較為減少。由於屬於國內少見,礦石粉須要由美國進口,保養方式也與紅土球場不同,所需經費不低,因此我們要更加愛惜這難得的球場。自從1978年左右,廖廣義教授擔任第一任球場總幹事、許書劍教授擔任網球社社長,以及許多前輩教授們的努力、支持下,一直維持著礦石球場的運作;洪啟仁教授更慷慨解囊地捐贈球場的夜間照明。更詳盡的台大醫院網球社歷史可參閱郭教授著作的「台大醫學院網球集錦」。
【網球生涯的起始】
日本時代的網球有另一別稱-「庭球」,一種在庭院裡進行的球類。從小拿著父親的網球拍玩耍,引發郭教授對網球的一番樂趣;高三時期,郭教授由於保送大學,開始有比較多餘時間從事自己熱愛的活動,也因此開啟了他的網球生涯。一九七三年到日本留學後,開始改打硬式網球,常在忙碌之餘與學生或其他教授相約打球。
【給球隊學弟妹的諄諄教誨】
在球場也要注意倫理,遇到長輩要懂得禮讓他們先打球,不要體力很好就一直佔用球場。同時保持感恩的心,對於熱心教導的師長或學長姐都必須心存感激。郭教授說:打球也是一種修養,就像做人要有人品,打球也要有球品。遇到技術稍差的球友,不要排擠、嫌棄他,因為每個人都是從不會打球一步一步慢慢地學習進步而來,若有機會和技術較差者搭檔應不吝給予指導並且鼓勵他,帶領他進步,其實,與初學者拉球不但是一種指導,也是一種學習,因為比賽時並不能選擇什麼球要打、什麼球不打。最後,不論如何,人生的健康仍是最重要的!
【醫網的精神以及期許】
這是一種傳承,前人提攜後輩,大家以球會友,拓廣人脈,互相幫助。不只是打球而已,在待人處事或是行醫執業等等方面都是有幫助的,不要將自己侷限在一個小圈子裡。來球場就是要快樂、要健康,忘掉一切煩惱,專注於打球,轉換不好的氣氛可以使心情開朗、身強體健。醫網的老師和學長姐帶領學弟妹練球是相當良好的一項傳統,必須好好地珍惜並且傳承下去。尊師重道以及人情義理這些美德都是代代相傳的珍寶,希望這良好的社團倫理可以延續---這也是前面郭教授一再提及的:打球是一種修養。另外,郭教授也提醒:球隊的資源很豐富,相對地,我們也要愛惜這些資源,每次練完球都要將球撿乾淨,別糟蹋了前輩們的心血以及好意。最後,勉勵大家,成就是要靠自己努力才能得來的,加油!
留言列表